复盘曼联:传跑增加空间有了,未来取舍只等穆帅
更新时间:2016-09-22 15:11:46 新闻来源:世界杯比分
北京时间9月22日凌晨2点45分,在英格兰联赛杯第3轮的比赛中红魔曼联在客场挑战英甲球队北安普顿。双方纸面实力上的差距给了穆里尼奥进行轮换的底气以及实验中场新组合的机会,纵观整场比赛而言,曼联虽然在客场取得了胜利,但是由于对手的整体实力并不强,本场比赛的战术复盘将更多地对比赛中曼联进攻整改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细节的描述来尝试分析曼联战术求变下阵容运转的期望与问题。
【出场阵容:大轮换下穆里尼奥的探索野望】
北安普顿(4-5-1):1-史密斯/2-莫洛尼、5-迪亚蒙、6-萨库亚尼、3-布坎南/12-麦考特(73',9-里奇)、14-霍斯金斯、16-比乌蒂曼(54',21-乔)、31-泰勒、11-格雷(66',15-波特)/10-雷维尔
曼联(4-2-3-1):20-罗梅罗/5-罗霍、12-斯莫林、17-布林德、24-门萨(55',19-拉什福德)/16-卡里克、28-施耐德林(73',27-费莱尼)/7-孟菲斯(55',9-伊布)、18-阿什利-扬、21-埃雷拉/10-鲁尼
在首发阵容上曼联进行了大调整:除了鲁尼顶在锋线上之外穆里尼奥较此前比赛对余下的十个位置进行了轮换,除了给非主力球员登场机会之外,穆里尼奥本场比赛的布阵有着明显的探索痕迹。这种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如今曼联中前场跑动少、串联缺失等问题的集中会诊,而就比赛而言曼联后腰搭配以及边后卫前插情况下边锋的内收传、跑在呈现出了一定改观的情况下,球队的进攻效率以及整体的流畅程度虽有提高但依然无法交出满意的答卷。因此,在防线出错被对方扳平比分之后,曼联在阵地战进攻未果的情况下,穆里尼奥还是派出了伊布与拉什福德登场,这在已经程度上说,曼联在逆转比分之前的整体进攻有改观,但是依然存在瑕疵。
【跑动增加曼联展现活力,空间已造只待后续打磨】
在此前进行的联赛中曼联的进攻有着明显的边路标签,这种标签因为战术布置下的人员无法达到最佳优化而造成了中路串联的缺失,在这种背景下曼联开始抱定边路进行尝试:左侧高位以及肋部配合增加期望边后卫的前插制造传中机会以及利用边路球员的个人能力进行突击,在左侧稍显细腻的配合无法打透防线的情况下曼联便会更多地把球转移到右侧利用瓦伦西亚的前插制造传中机会。曼联这种左右两侧的调度很容易被针对性防守,而且在球员缺少有效穿插跑动的情况下中路的鲁尼缺少纵身的突击盘带能力,曼联无法在中路形成有效地直塞配合,就成了红魔进攻的症结所在。于是,在本场比赛中穆里尼奥的进行的第一个尝试就是让前场球员跑起来。
这种跑不仅仅是持球队员身前出球点的跑动接应,还包括了进攻支点球员的跑动拉扯,寻求在推进中边路与肋部的穿插以及无球队员冲击对方防线。

图1:比赛中曼联球员的整体跑动层次开始清晰。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边路罗霍得球时左边锋孟菲斯是在中路接应拿球,当他拿球的同时不仅在左侧的罗霍快速前插套边,在右边锋位置上的阿什利杨也开始快速冲击左侧肋部,这时候鲁尼身前就出现了较大的空档,这时候在鲁尼站位压制对方中卫的情况下中场的安德尔就通过跑位来移动到中路去填补接球的空间。
这是一人持球三人跑位的一次典型配合,这种配合可以很好地去撕扯对方的防线并制造空间,不过,要是右后卫门萨在安德尔移动到中路的情况下积极前插去利用右侧空间的话,会是一次很好的转移分边机会。这个满意度或达到80%的前场跑位下,曼联球员在增加跑动制造空间的基础上,球员的整体以及对于空间的利用度上还存在问题。
图2:孟菲斯持球时罗霍与阿什利杨的前插瞄准的是对手的左侧肋部空档,孟菲斯可以选择直塞,亦可以把球交给从右侧逐渐往中路移动的安德尔。
图3:作为边锋孟菲斯的出球视野有限,他并没有找安德尔而是把球回做给了施奈德林,施奈德林有着强悍的防守覆盖但是缺少直塞能力,他有两个好的选择,除了上图中门萨没有利用右侧空档进行前插之外他可以把球交给安德尔或是右侧的门萨,却把球交给了卡里克。
【频打中路鸟叔另辟蹊径,高位有分球卡里克理应上位?】
介于此前比赛中曼联在拥有伊布的情况下依然缺少对其中路支点的利用,曼联的中路高位缺乏有效地直塞,此时卡里克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他的出球精准度与视野都会在安德尔忙于串联、边路球员跑出空档的情况下展现出威力,此时回想诸多英格兰媒体以及业内人士都在呼吁给卡里克机会的观点就如同真知灼见一般被球迷认可。
图4:把对方防线压缩的很扁的情况下,高位位置上的卡里克就能展现出他分球的视野与脚法,他在高位给肋部送出了精准的斜塞,罗霍在得球之后就能送出有效的威胁传中。本场比赛穆里尼奥希望增加中路的纵身打击的策略下,除了卡里克在本方进攻形成压制的情况下在高位有分球之外,曼联球员在中路也是不遗余力的进行着试探配合。不过这种配合在对方密集的人员防守以及曼联并不是很默契的传跑下效果并不是很好。
图5:上图就是本场比赛中曼联强打中路未果的一次直观体现。安德尔高位拿球交给内收的孟菲斯,在边后卫前插的情况下孟菲斯的中路内收十分合理,后续他的带球横向移动直塞身后希望与阿什利杨进行配合,但是传跑还缺乏默契度被对方防守球员破坏。
【探索进行中,曼联未来该如何改变?】
虽然在本场比赛中曼联派遣了替补阵容出战,但是通过比赛的战术调整我们可以看出曼联还是希望在本场比赛中去演练一些东西。目前对于曼联进攻乏力原因的观点碰撞十分激烈,而且逐渐形成了中路缺乏串联死打边路以及边路进攻手段缺失成为进攻乏力主因的两种观点,就我个人而言在目前曼联边路球员阵容的现实条件下,边路的改革空间已经不大,曼联需要的是在中路进行整改来提升战斗力。
通过本场比赛曼联的首发阵容我们看出,在3中场的位置上穆里尼奥排出了卡里克、安德尔以及施奈德林的组合,这个组合下曼联理论上有着不错的战斗力:卡里克有组织调度分球、安德尔有拿球串联接应、施奈德林有防守覆盖,在对方进攻实力孱弱的情况下曼联在中场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并不奇怪,但是人员配备是否真的合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曼联如何对中场进行梳理?
1、施奈德林并不适合首发。施奈德林有着不错的防守覆盖而且硬度也不错,但是他在拿球梳理上下滑的比较明显,本场比赛施奈德林的分球过于保守,他很多次并没有把球交给已经跑出位置的安德尔或是孟菲斯,而是选择稳妥的把球交给卡里克或是双中卫。与费莱尼相比他的防守优势并不大,而且费莱尼拿球的第一下处理分球目前来看要好于施奈德林。
图6:在施奈德林拿球的同时阿什利杨已经跑位空位并开始要球,但是施奈德林却选择把球做给后场的斯莫林,这种情况在本场比赛中并不少见。
2、安德尔与卡里克理应得到更多的机会。本场比赛可能让穆里尼奥陷入幸福的烦恼,因为安德尔与卡里克的表现十分出色,虽然对手实力不强但是俩人在串联调度上的作用突出。
3、该尝试拿下鲁尼了吗?关于鲁尼的问题十分纠结,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鲁尼是曼联阵中唯一一个在球场之上敢于质疑裁判去施加压力且很少拿牌的球员,不过从他日益下滑的身体机能以及球感来看,他在前场的跑位也远没有马塔、阿什利杨等人灵动,如果在中场进行整改,费莱尼与博格巴难以取舍的情况下,把鲁尼拿下或是放在右边锋的位置上利用他在右路不错的传中脚法制造机会或许是更好地选择。
【结语】
不管对手实力如何,这场联赛杯成为曼联必须要拿下的比赛,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是曼联还是最终如愿以偿的淘汰对手。纵观整场比赛曼联在中场的变化让人欣喜,球员跑动的增加制造了足够的接球空间,但是在后续的跑位以及分球、接应上曼联还存在问题。卡里克与安德尔通过一场比赛展现出了自己的优势,未来能否获得更多地机会就看在鲁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穆里尼奥会不会将其拿下了。加油,曼联!
【关键字】:
北安普顿vs曼联,联赛杯
本文地址:/a/124651 ,转载请注明出处!